一、風力發電場中的發電機
變速恒頻設計
在風力發電中,風速是不斷變化的。為了確保發電機輸出頻率穩定的電能,通常采用變速恒頻技術。這要求發電機能適應較寬的轉速范圍,例如雙饋感應發電機。它的轉子繞組通過變頻器與電網相連,當風速變化導致風輪轉速改變時,變頻器可以調節轉子電流的頻率,從而使定子輸出頻率保持不變,以滿足電網對電能頻率的嚴格要求。
以某海上風力發電場為例,風速可能在 3 - 25m/s 之間變化。雙饋感應發電機可以在不同風速下,將風輪的機械能有效地轉化為電能,其變速范圍可達 ±30% 左右,保證了輸出電能頻率穩定在 50Hz(或 60Hz)。
低風速啟動和高風速保護設計
發電機需要具備在低風速下啟動的能力。一般來說,當風速達到切入風速(通常在 3 - 4m/s 左右)時,發電機應能順利啟動。這就要求發電機的啟動轉矩較小,并且控制系統能夠準確地檢測到合適的啟動風速。
同時,為了防止在高風速(切出風速一般在 20 - 25m/s 左右)下損壞發電機和葉片,發電機需要與變槳距系統等保護裝置協同工作。當風速超過切出風速時,葉片的槳距角會被調整,減少風輪的風能捕獲,同時發電機可以通過制動裝置等方式停止運行,以保護設備安全。
抗疲勞設計
由于風的間歇性和波動性,風力發電機的部件會承受頻繁的交變載荷。發電機的轉軸、軸承等關鍵部件需要采用抗疲勞材料,并且在結構設計上要考慮減少應力集中。例如,發電機的轉軸通常采用高強度合金鋼制造,并且其形狀設計會盡量避免尖銳的轉角,以防止在長期的交變應力作用下出現裂紋。
二、水力發電站中的發電機
高水頭和低水頭適應設計
在高水頭(落差大)的水力發電站中,如水頭超過幾百米,通常采用沖擊式發電機。它利用高速水流沖擊水輪機的轉輪,使轉輪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。這種發電機的轉速較高,需要有良好的密封和潤滑系統,以適應高轉速下的工作環境。
對于低水頭(落差小)的情況,如一些河床式水電站,一般采用軸流式或貫流式發電機。軸流式發電機的轉輪形狀適合在低水頭下有效地利用水流能量,其葉片角度可以根據水流量進行調節。貫流式發電機則是一種臥式的軸流式發電機,其結構緊湊,適用于低水頭、大流量的水力資源。
防水和防潮設計
水力發電站的發電機通常工作在潮濕的環境中,面臨著水的侵蝕風險。因此,發電機的外殼需要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潮性能。例如,發電機的定子和轉子繞組需要采用特殊的絕緣材料,并且在繞組的表面會涂上防潮漆。同時,發電機的密封結構要嚴密,防止水分進入電機內部,導致短路等故障。
大容量和高穩定性設計
許多大型水力發電站的裝機容量巨大,如三峽水電站的單機容量可達 70 萬千瓦。這就要求發電機具有大容量的發電能力,并且在電網中起到穩定頻率和電壓的重要作用。發電機的磁場系統和繞組設計要能夠承受大電流和高電壓,并且在負載變化時能夠快速調節,保持輸出電能的質量。例如,大型水輪發電機采用的是立軸半傘式或懸式結構,這種結構可以更好地承受巨大的電磁力和機械力,保證發電機的穩定運行。